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政協工作高質量發展
□ 南寧市政協主席、黨組書記 杜 偉
人民政協事業是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協系統黨的建設是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人民政協制度優勢的發揮。近年來,南寧市政協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精心謀劃工作新思路,突出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突出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提質增效,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政協工作高質量發展。
一、把握政治組織屬性,旗幟鮮明講政治,把黨對政協工作的全面領導落到實處。
政協機關是政治機關,政治性是根本屬性,旗幟鮮明講政治是人民政協的根本要求,必須堅定不移加強黨的領導,堅持不懈推進黨的政治建設。
(一)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黨之所以能夠譜寫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壯麗華章,根本在于有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掌舵領航,在于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政協事業蓬勃發展,必須始終堅持和切實加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必須堅決維護核心、捍衛核心、忠于核心,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和自治區黨委、市委工作要求在市政協落地見效。近年來,南寧市政協全面加強政協系統黨的領導,充分發揮政協黨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重要作用,堅決落實向市委的請示報告制度,有力有序有效開展協商監督議政,將黨的領導貫穿政協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同時,全面推進政協系統黨的建設,每半年召開一次黨建工作、黨風廉政建設、意識形態專題黨組會,每年均召開市政協系統黨的建設暨機關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宣傳信息暨意識形態工作會議;開展“喜迎二十大 同心跟黨走”、深化模范機關建設、創建黨建工作品牌等黨建活動,在全市政協系統形成抓黨建、重落實、轉作風的鮮明導向。
(二)堅持“第一議題”制度和理論武裝。思想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的建設的基礎和保障。近年來,市政協始終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嚴格貫徹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建立黨組中心組引領學、主席會議示范學、常委會議專題學、委員培訓集中學、“政協講壇”輔導學、“書香政協”常態學的“六學”制度體系。突出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扎實做好“謀、深、學、檢、踐、合、強”7字文章。
(三)突出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工作主線。理想信念堅定才能對黨忠誠,對黨忠誠是對理想信念堅定的最好詮釋。南寧市政協聚焦“喜迎二十大 同心跟黨走”主題,大力加強對黨忠誠教育,將組織開辦好歌詠比賽、書畫攝影作品展、委員向黨訴衷情短視頻節目、書記講黨課、委員履職培訓班等活動,作為提升“學習力、服務力、協商力、凝聚力”的實際行動,用履職成果喜迎黨的二十大。
二、聚焦中心任務,彰顯政治機關擔當,推動政協黨建與履職工作的深度融合。
政協黨的建設和履職工作,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只有探索創新黨的建設與履職實踐相得益彰、融合發展的方法路徑,才能推動政協事業發揮最大效能、形成協同優勢。
(一)服務中心大局,突出議政建言實效。毫不動搖堅持黨對政協工作的全面領導,就是要認真領會和貫徹黨委決策意圖,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確保政協工作始終與黨委決策部署同心同向。近兩年來,南寧市政協緊扣黨委政府關注、社會發展需要,認真組織實施年度協商計劃,圍繞“破解五象新區與江北片區交通‘瓶頸’推動跨江新通道建設”“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等開展專題議政,對生物醫藥基地建設、推進市區農貿市場改造提升、多措并舉穩就業等提出合理化建議,得到黨委政府的重視和督辦,有效轉化為政策舉措。同時,聚焦首府高質量發展,啟動“黨旗領航 助力發展”主題實踐活動,通過“項目為王 委員行動”,收集政協委員提交首批項目49個,其中,推薦進入產業鏈招商項目和全市項目庫項目34個,總投資376.61億元;通過“鄉村振興 委員行動”,引導委員捐款捐物500多萬元、開展職業技能培訓200多場次。
(二)發揮特色優勢,拓展深化凝聚共識。人民政協做好凝聚共識工作,有利于團結引導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增進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廣泛匯聚攜手奮進新征程、同心共筑中國夢的智慧和力量。南寧市政協堅持凝心聚力,建立健全市政協黨組同政協各參加單位、無黨派人士經常性聯系制度,扎實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委員行動”,凝聚一切智慧和力量,固守圓心;以專委會為單位,扎實開展了“我為群眾辦實事”“走進群眾 走進委員 走進承辦單位”三走進等活動,發動全市1372名政協委員和機關黨員干部投身疫情防控一線,踴躍捐款捐物1227萬元。
(三)搭建履職載體,創新開展協商工作。改革創新是動力之源、活力之本,只有發揮委員主體作用,才能激發出政協的活力和生機。近年來,南寧市政協注重工作創新,大膽創新履職,以黨建引領協商議政同頻同振。一是推進政協協商多元多層開展。發揮機關黨員保障作用,探索形成了以全體會議為龍頭,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和專題協商會為重點,雙月協商座談會為亮點,對口協商會、界別協商會、提案辦理協商會等為常態的協商議政新格局。聚焦民生熱點難點痛點問題,發揮黨員委員的引領作用,探索微建議、微協商、微監督“三微聯動”機制,為老人、殘障人士提供上門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服務, 加強五象新區總部基地地下空間隧道通信信號覆蓋,非急救患者轉運服務等“微建議”得到落實,極大解決了群眾實際難題,被人民政協報、廣西日報等媒體廣泛報道。二是持續深化專門協商機構建設。聚焦服務型效能機關改革創新,制定并完善政協委員履職“7+4”、政協常委提交履職報告、委員基層聯絡和協商平臺建設、市政協協商工作規則、提案清單第三方評估等17項制度,建立委員“微提案·直通車”等多種渠道,把政協履職觸角深入到基層,轉化為可操作的民主實踐。三是拓寬政協履職新渠道。打造智慧履職綜合平臺,培育《邕有協商》《政協故事》宣傳新平臺,講好政協故事、展示委員風采;搭建線上履職平臺,組織港澳委員和特邀嘉賓“云端”參會,開展遠程協商、網絡議政,為進一步調動社會資源,賦能善治良政。
三、筑牢黨建根基,夯實政協履職基礎,以堅強有力的組織建設推動新時代政協工作高質量發展。
加強新時代政協機關黨的建設工作,強基固本至關重要。政協機關積極探索符合政協組織特點的組織體系和制度機制,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黨建推動履職,以履職促進黨建。
(一)緊扣“兩個覆蓋”,創新探索黨建雙線工作模式。黨的領導要靠黨的組織來實現,最基礎的任務是要健全既有政協特點又能有效覆蓋的黨組織體系,推進政協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有效覆蓋。2021年以來,南寧市政協探索推行了市政協系統黨建雙線工作模式,成立了專委會黨員委員活動小組,建立黨員委員聯系黨外委員制度等,在全體會議和履職活動中成立臨時黨委和臨時黨支部機制,建立臨時黨委委員聯系界別小組工作制度,持續建好用好屆別黨員委員活動陣地、屆別委員工作室、委員聯絡站(室)等基礎平臺,強化黨建引領工作機制,推深做實了“兩個全覆蓋”。
(二)緊扣基層黨組織“五基三化”攻堅年行動,推動政協系統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開展“五基三化”攻堅年行動是推動基層黨組織補齊短板、進一步夯實黨建戰斗堡壘、鍛造過硬基層隊伍的重要契機,是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主要抓手。緊盯政協機關基層黨組織的薄弱環節,每年開展黨員政治生日、書香政協、主題黨日+、黨支部標準化建設等四項重點活動;搭建“網上黨建新陣地”,持續推出“喜迎二十大 同心跟黨走”“委員向黨訴衷情”“黨員微學堂”等數字化黨建欄目,為黨建工作增添“智慧底色”;設立機關廉政教育基地,拓展政協黨員活動室展示功能,組織開展“黨旗領航 助力發展”行動,推動政協系統黨組織全面過硬。
(三)塑造典型示范窗口,深化模范機關建設。政協機關黨建工作是政協系統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鍛造堅強有力的機關基層黨組織,是有效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堅強保障。南寧市政協以深化模范機關創建為目標,以黨建品牌建設為引領,組織開展了“一縣區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活動,在系統內打造了“提案先鋒 聯智篤行”“聚合力‘五創五提’為民生”“茉莉花都黨旗紅”等21個黨建品牌。以模范立標,強化“窗口意識”,正“三位一體”推進自治區級模范機關、文明單位、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機關創建工作。以正向激勵為導向,在機關先后選拔交流干部52人次,評選80人(個)優秀黨支部、優秀共產黨員、委員履職先進集體、履職先鋒,有效提振政協干部干事創業的精氣神。以廉潔為鏡,始終保持自我革命精神,聚焦清廉思想、清廉組織、清廉作風、清廉文化建設任務,落實落細廉政責任,織密織牢廉政制度,以推進清廉機關建設深化模范機關創建,確保政協機關風清氣正。